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常德悲剧:让谴责无差别杀戮之声更加响亮一点
魏加宁:日本之所以能走出“大衰退”,靠的是不断改革,而不是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
泪目!8死17伤!江苏一职校持刀伤人案,背后隐情令人心惊!
突发!宜兴一学校发生持刀伤人案件!致8死17伤!太恶劣了!
一小学门口突发!多名学生被撞伤!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2年10月15日
2022年11月12日
2022年11月12日
2022年11月13日
2022年11月13日
2022年11月14日
2022年11月14日
2022年11月15日
2022年11月15日
2022年11月16日
2022年11月17日
2022年11月17日
2022年11月18日
2022年11月18日
2022年11月19日
2022年11月19日
2022年11月20日
2022年11月20日
2022年11月21日
2022年11月21日
2022年11月22日
2022年11月22日
2022年11月23日
2022年11月23日
2023年5月14日
2023年5月15日
2023年5月15日
2023年5月16日
2023年5月16日
2023年5月17日
2023年5月17日
2023年5月18日
2023年5月19日
2023年5月19日
2023年5月20日
2023年5月20日
2023年5月21日
2023年5月21日
2023年11月17日
2023年11月18日
2023年11月18日
2023年11月21日
2023年11月22日
2023年11月23日
2023年11月23日
2023年11月24日
查看原文
其他
追鲟三十年 | 深度报道
Original
北青深一度
北青深一度
2022-10-15
记者/张涵 实习记者/
廖馨怡
编辑/刘汨
危起伟在2003年抢救白鲟的现场 | 央视《抢救大白鲟》
危起伟一直在追着鲟鱼跑。
从他大学毕业进入长江水产研究所之后,这场和时间的赛跑就开始了。他尝试人工繁育,四处筹措经费,说服领导接受他的保护计划,但似乎总慢了一步。
他几次顺江而下,寻找久未出现的白鲟,最后在临近退休时得出结论,白鲟在2010年之前就已经灭绝了。这意味着,他最后十几年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除了追赶时间,鱼类学家们的工作不可避免与社会的发展交汇。当自然保护区遇上水电站,当养殖基地被纳入开发区,当保护计划因为缺少经费不能落地,他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水生生物保护究竟处在怎样的位置?
如今听到白鲟灭绝的消息,人们自然地感到惋惜。然而回溯历史,不难发现,那些珍稀水生生物并不总是理所当然的被保护对象,和它们打交道的研究者和管理者们,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懂得如何保护。
人的认知和时代背景交融在一起,在那个物资匮乏、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只谈保护不谈利用,是件“可笑的事情”。
危起伟团队收集的白鲟骨骸
被“截流”的命运
2003年宜昌江边的一个晚上,渔民和渔政站站长守着一条3米长的白鲟聊天。
“你说这条鱼要吃的话,哪里最好?”
“我要吃那个鼻子,肯定特别软,那是脆骨。”
中央电视台记者钟倩正给这条大鱼拍纪录片。有着一亿五千万年历史的濒危物种时隔多年再次出现,领导派给她这个大任务,“肯定能拿奖”。
拍摄对象还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他的团队成功救治了这条白鲟,打算放流江中,追踪至产卵场,尝试人工繁殖,挽救白鲟濒危的命运。时值春节,镜头里洋溢着人们的笑容和对白鲟的乐观期待。危起伟在餐桌上开玩笑:“三年之后涮白鲟火锅”。
但追踪白鲟的信号意外中断了。临走,钟倩和危起伟说,“你们先找,等找到给我打电话,我随时回来把那集拍完。”她没有等到那通电话,近二十年后,传来了白鲟灭绝的消息。
人们本能地回想最后一只白鲟出现的场景,聚光灯再次对准了危起伟。他几乎接受了所有媒体的约访,一遍遍回答着“白鲟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他想抓住每一次科普的机会,即便不喜欢一些媒体“急功近利的搞法”,写一些“短平快的、比较肤浅”的东西。
只有一次除外。当他介绍修建葛洲坝对鱼类的影响时,或许是觉得话题敏感,记者说“要不别说这个了。”危起伟生气地打断:“我说了,你写不写我管不了,我不说那是不行的。”
在大多数采访中,危起伟都会主动提起这段历史。在他看来,葛洲坝截流是许多鱼类命运的拐点,也是自己工作的起点,许多问题必须回到那个时空解答。
1970年代,葛洲坝工程建设开始。一旦大坝截流,洄游性鱼类去往上游产卵的通路被中断,繁殖将受到重大影响。秉承着“兴修水利要三救:救鱼、救船、救木”的指示,1972年农林部下达了“长江鲟鱼类专题调查”任务,长江水产研究所负责主持联系工作,多家单位针对洄游性鱼类展开调查。
水利专家黄真理、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等人在《葛洲坝工程救鱼问题的争论及启示》中对救鱼的论证过程进行了总结,“1981年2月,国家农委召开第一次论证会,除了‘要救鱼’达成一致外,救鱼对象和救鱼措施等存在严重分歧。1982年2月,召开第二次论证会,一致的意见是:只救中华鲟,救护方法包括人工繁殖放流、网捕过坝和禁捕。”而同样作为从白垩纪幸存下来的古老鱼类,白鲟没有被列入救鱼对象。
彼时的危起伟还在原江西大学读生物系。1984年他被分配到长江水产研究所工作时,对中华鲟的“救鱼”行动已经全面铺开。他负责中华鲟的野外监测,发现所里把近四分之一的力量都投入了相关课题,水利部还批准在宜昌成立了中华鲟研究所。
为什么只救中华鲟?危起伟推测,当时或许是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做出这种选择。中华鲟是经济鱼类,肉质好,鱼子酱多,数量比白鲟和长江鲟更多,保护起来更有操作性。尽管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肯定是应该哪种鱼少先救哪个”。
黄真理认为这样的推测并不准确。他曾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司长,他根据葛洲坝工程的历史资料分析,当时的一些专家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估计,在没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就推测白鲟可以在葛洲坝下产卵。这种错误的判断,直接影响了救鱼的政策。
无论决策的过程如何,对鱼类重要性的排序延续到了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中。鲟鱼组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但课题几乎全部集中于中华鲟,每年所里会捕捞上百条中华鲟进行人工繁育。
对白鲟等其他珍稀鱼类的研究保护则是“被动”的。国家任务以课题的形式下达,没有课题意味着缺少经费,投入多少取决于个人。误捕白鲟的电话打来,“不去也没事”。那时所里只有一台电话,渔民的消息辗转几次,等危起伟搭乘大巴车赶到江边已经过了两三天,只剩下尸体。
掩埋尸体前,危起伟会取下白鲟鳃盖后汤匙形状的骨头。带回的骨片用来鉴定年龄,用水煮后会显出扇形的年轮,一轮就是一岁。这些白鲟都是十几岁的成鱼,幼鱼已经很少见到。
根据危起伟课题组的数据,1975年以前,长江全江段白鲟年捕捞量估计为25 吨。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坝下江段白鲟数量急剧下降。从1981年到1987年,每年只能发现10到32尾成体。
多年之后,当长江水产研究所从荆州迁到武汉时,危起伟带不走一手创立的中华鲟养殖基地,但带上和白鲟有关的一切不需要多少力气——一具标本,几册资料,和十几块白鲟的骨头。
国内对白鲟的研究止步于初级,相关的学术论文仅有几十篇。在1988年出版的《长江鲟鱼类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中,关于白鲟的信息只有17页,简单概括了构造和生态习性。介绍白鲟时,学者们有时会带上“可能”和“估计”这样推测性的词语。
回看白鲟的命运,危起伟认为,如果当时的“救鱼”对象包括白鲟,主动组织捕捞,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仿照“救”中华鲟的方法,在江边拴养、修大池子,或在水库放养,是有可能成功的,“条件都是人创造的。”
危起伟创立的中华鲟养殖中心
“实用主义”年代
三十多年前的危起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学生,第一次在宜昌见到死亡的白鲟时,他心里没什么触动,只觉得这鱼“真大”,发愁该怎么处理。
他是恢复高考后第四批大学生。改革开放初始,经济学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他报考的生物学被认为“没什么用”,是很多人分数不够时,托底的选择。
一切知识都是新鲜的。对危起伟来说,专业的选择没那么重要。受国家补贴上学,毕业又分配到好单位,未来的路已经铺好,他心怀感恩,“安排什么工作,做就是了”。
那时,鱼类的经济价值被看重,更多地被称为“水产”。农业部下设水产局,为了缓解副食品供应短缺,在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相比救鱼,更重要的是解决“吃鱼的问题”。危起伟记得读初中时每周从家里带一罐咸菜去学校的滋味,“在80年代提长江大保护是可笑的事情,那肯定要长江大发展。”
发展任务驱动研究。除了救鱼,各研究所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养殖和鱼病防控。据长江水产研究所1985年所志,当年承担的35个课题紧密结合着“生产实际”,除了扩大杂交鱼的试验规模,还引进了繁殖周期短、更加“实用”的外来鱼种。
相比之下,资源监测等生态类课题被弱化了,研究经费通常要少几万元,因为“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中华鲟是“救鱼”对象,课题组也常常为钱发愁。
刚进所的两年,危起伟主要负责中华鲟的野外资源监测。在宜昌租一条木船,带着一帮码头工人捞鱼、称鱼,再用简陋的工具解剖,既辛苦又难以形成研究成果,“没有任何好处”。当时,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已经实现,但鱼苗的成活率极低,“今天死了500,明天死了5000,大后天就没了”。1986年,农业部对中华鲟相关课题的科研资助中断,成员们分散至其他鱼类课题组,中华鲟苗被迫放流长江。
研究所那时还有个针对长江、珠江鲥鱼的课题组,每年五六万元的经费,请渔民捕鱼的劳务费就占去大头。为了节省经费,成员们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驯养大的60多条鱼上。
虽然实现了人工繁殖,但受实验室条件所限,育苗技术难以突破,野外也难再寻到鲥鱼,课题组最终解散了。
目睹了鲥鱼研究的终止,危起伟决心把中华鲟养下去。那时课题组的人员已经各奔东西,但危起伟有种不自觉的责任感,他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觉得应该回报国家的培养,完成“救鱼”任务。
最紧要的是解决钱的问题。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原则上不允许用于科研之外。那时课题组每年会捕捞几百条中华鲟,但存活的时间有限,尸体在冷库里“堆得像山”。危起伟四处寻找出路,和广东的美食家开发各种中华鲟菜式,争取领导的支持。最终,湖北省水产局特许将一部分中华鲟流向市场。冷库里的中华鲟被锯子切成小段,卖掉一点,科研经费就积攒一点,如此维系数年。
1997年,危起伟团队解决了中华鲟培育成活率低的问题,在国内建立了多个繁育基地,农业部还批准了一些民营企业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熬过了最难的阶段,危起伟意识到,“在农业部门一定要搞利用,你纯保护别人不理你。”
随着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成熟,危起伟开始有精力顾及白鲟、长江鲟等其他珍稀鱼类,他试图“救更多的鱼”,但见到白鲟的机会越来越少。
他一直记得第一次见到活体白鲟时的情景。那是1993年宜昌的长江边,一条长达3米的白鲟被误捕后,在水里拱动着。危起伟拍照后立即运往10公里外的土塘,或许是白鲟不适应静水环境,最终没能救活。之后的很多年,他一直没能再见到活着的白鲟。
危起伟团队多年来整理的鲟鱼观测数据
夹缝中的保护区
1994年三峡大坝开工建设,不同的是,这次白鲟被考虑在了保护计划之内。1989年,它和中华鲟、大熊猫一同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三峡建设规划包括建立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区,保护对象为长江鲟、白鲟、胭脂鱼等。但此后,在保护区内的金沙江建设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的项目也被提上日程。
因一系列论文受到重视,危起伟作为专家参加了2000年的长江上游保护区调整论证会。他记得当时会上意见分为两派,发改委主张缩小保护区范围,这样水电站的选址就能避开保护区,鱼类专家则极力反对。
根据1994年颁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但危起伟不得不承认,当时确实很多年没有发现白鲟了,中华鲟又被挡在葛洲坝下,无法进入上游,保护对象十分有限。
会议连续开了几天。发改委提出把保护区的上段裁短约一百公里。在场的院士也大多学工程出身,危起伟感到有些“挡不住”,“你说一点都不退,那搞不下来。”
两方最后得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在裁短保护区上段的同时,将下段从合江延长一百多公里到重庆,把赤水河全部纳入保护区。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多数专家和环保部的支持。损失了一段保护区,留下了一条自由流淌的河流,危起伟认为“这个博弈还是很值得的”,否则赤水河现在应该早就被开发了。
黄真理当时主管三峡工程生态保护工作,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经费也包含在三峡工程的生态补偿之内,“那些钱过去是我负责拨给他们的”。回过头看,黄真理认为为白鲟建保护区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在葛洲坝修建后,珍稀鱼类资源开始指数级下降,为时已晚,补救措施意义不大。没有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就像“修了个房子没有人住”,反而限制了地方的发展。
多年后,危起伟成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一员,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评估和论证会议,能不能建保护区、保护区能不能建码头、能不能调整范围,危起伟有了重要的一票。委员会由专家评委和各部委领导共30人组成,一个项目想要通过,必须拿到80%的同意票,“有6票反对就完了。”
危起伟因此看见了越来越多利益驱动下的保护区调整。最初,为了拿到国家投资,很多地方申请建保护区,建得越大,拿到的投资越多。后来环保的压力逐渐增大,各地又想把保护区的范围缩小,用于搞开发、修公路。还有市长、省长专门找专家做工作,“大家都有投票权啊”。
有时评委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据南方周末报道,2008年,为了建设猇亭临江工业园区,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由原来的80公里调整为50公里,虽然后来时任宜昌市委书记的郭有明被立案调查,但造成的危害已无法挽回。危起伟形容这是一场“生态灾难”,专家咨询会变成了“专家同意会”。
危起伟正在检查中华鲟发育状况
最后的白鲟
关于保护区的“博弈”过去两年后,2002年底,白鲟的踪影突然出现在江苏南京。被渔民误捕上岸时,这尾白鲟受伤严重,胸鳍已经卷曲了。危起伟和团队忙了29天,仔细记录气温、白鲟的活动水层和伤口变化。一切都在好转时,意外发生了。白鲟撞到了池壁和水管间的缝隙,长长的吻被卡住,退出来后就翻了肚皮。在场的人都哭了。
就在一个月后,渔民再次在宜宾误捕了一尾白鲟,他认得保护宣传册上的大鱼。那时白鲟被称作“水中大熊猫”,层层上报后引发了全国关注。
央视记者钟倩和摄影师从北京飞到重庆,为了赶上白鲟放流的场景,她让出租车司机直接开到宜宾。得知是去拍白鲟,她感觉司机瞬间紧张起来,“有种英雄主义情结”,一口气开了 7 个多小时。
原宜宾水利局水产渔政站站长穆天荣负责组织渔民,把白鲟转运到水流更缓的江边。进入网箱船后,白鲟一度翻着肚皮。钟倩记得,正在赶来的危起伟在电话里大骂穆天荣,“我告诉你,这个鱼要是被你转死了,你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钟倩一度感觉危起伟不太好相处,他不在意镜头,甚至反感记者干扰了自己的科研。由于当时不具备养殖条件,治疗好白鲟后,危起伟在它的背上缝了一个跟踪器,决定放流。放流当天,穆天荣让危起伟等等央视的记者,危起伟黑着脸,“什么记者还没到,为什么要等他们?”摄影师想上船跟拍,也被危起伟拒绝了,最后只能用脚勾住船强行上去。
白鲟入江后,危起伟让人赶快架起追踪仪开船追踪,耳机里很快传来了“嘟嘟”的信号声。一路上大家轮流换班,饿了就在江边快速吃份盒饭。
危起伟计划一路跟踪白鲟至产卵场,但没过几天,追踪船在夜里触礁,螺旋桨坏了。正值春节,等找人把螺旋桨修好后,危起伟马上返回江上,耳机里却再没信号声传来。
为了避免白鲟再次被误捕,宜宾市提前4天开始季节性禁捕。危起伟和团队沿着长江来回捋了几遍,依然没有收获。钟倩只能先离开,打算等找到白鲟后,再回来补拍纪录片的结尾。
后来,与那条白鲟有关的许多人,境遇都因此发生了改变。误捕白鲟的渔民被开会表扬,奖励了2000元。穆天荣后来当了局长,钟倩的纪录片也一路拿奖,她觉得或许是危起伟运气不好,“如果那天不触礁,白鲟没准就在了。”
对白鲟的关注渐渐淡去,但危起伟的寻找没有停止。他一边找鱼,一边建立应急救护网络。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公司提供了一笔生态补偿经费。危起伟按照白鲟体长的六倍设计了两个直径 30 多米的水池,还投入几百万研发了一艘19米长的白鲟科考船,帆布水箱、担架等急救设施一应俱全,时速可达60 公里。“长江上游,基本上 6 个小时就可以抵达任何现场。”他还要求课题组成员,手机一直保持开机状态。
一切准备就绪,在2006冬季至2007春季的白鲟专项野外调查中,危起伟团队搭乘着白鲟科考船下钩开捕。上来一条,记录一条,有草鱼、瓦氏黄顙鱼、大口鲶,唯独没有白鲟。
危起伟的学生李君轶参与了2013年的白鲟专项调查。他们租了六七艘渔船从长江上游一路往下捕捞,渔船在南北两岸拉开一张巨大的流刺网,带着滚钩的网顺流而下,每走1公里他们就起网查看,记录鱼的种类再放回水里。
李君轶在船上待了两个月,负责用鱼探仪监测白鲟的信号,不同个头的鱼类对声波的反射程度不同,如果分析出有体长2至3米的大鱼,危起伟就要求在附近水域着重捕捞,李君轶感觉老师似乎“一直还抱有希望”。
8年中,鱼探仪监测到6次疑似白鲟的信号。然而就算加大捕捞频次和范围,依然没有找到白鲟。白鲟的平均寿命为三四十年,2003年被误捕时,那条白鲟大概20岁,如今一个生命周期已经过去,“可能是老死了,也可能被捕杀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研究所使用的船只
给
领导“科普”
寻找白鲟的这些年,危起伟一直在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领导。
一年中,他有200天在路上。
要么在长江上调研,要么在去外地开会的路上,参加项目评审、行业研讨和自然保护区论证。
他是直肠子性格,抽烟喝酒都很爽快,“和上面关系都蛮好的,搞顺了。”但在行政体系面前,这种良好的私交能提供给他的帮助并不多。
长江内水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归属农业部门,具体由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长江办”)和渔业渔政局分别设的资源环境保护处负责。曾在这两个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李彦亮坦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只是资源环境保护处众多职责的一项,“几十万渔船要退出,上百万渔民要上岸。不论长江办还是渔业渔政局,重点工作都是渔政执法,资源环保处排不上位置,也缺少专门的经费。”
在行政体系内,水生动物保护的境遇,随着机构设置的变迁起起落落。2005年,专职负责保护的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成立,此后数年是危起伟眼里的“黄金时期”。在李彦亮的支持下,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得以落实,还拿到了三峡公司的3.82亿元生态补偿经费。
2013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部级单位开始自上而下精简人员,在这次调整中,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被撤销,长江办成立,保护工作被归到资源环保处。
相比之下,陆生野生动物由林草局负责,设有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和湿地管理司,还有大熊猫保护中心等针对具体物种的局级单位。“水生动物的保护连一个处级主管部门都没有,专职人员只有两三个,不及陆生动物保护力量的十分之一”。李彦亮说。
这样的弱势也体现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交涉中。2017到2018年,荆州文旅区项目施工造成了当地恒升公司养殖场内36尾成年子一代、近6000尾子二代中华鲟非正常死亡。这是经农业部批准的、国内最早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的企业之一。
长江办致函湖北省农业厅,表示这些中华鲟“极其珍贵”,其中有繁殖能力的成年中华鲟,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湖北省农业厅赴现场调查、约谈,施工依然没有停止。危起伟当时参与了调查,他表示这项工程没有经过环评,属于非法施工,但文旅区管委会是荆州市政府的行政机构,“你说人家是听长江办还是荆州市的?”
危起伟听一位研究江豚的学者说,每次到各地县里搞调研,当地接待的人首先问“诶,这个江豚好不好吃啊?”他深有同感,自己接触过的一些领导也不懂生物学,要想让“外行”推进一项工作,很多精力都要花在解释和科普上。
按照危起伟的经验,和领导熟悉起来大概需要一两年时间。打好了基础,一有机会他就和领导汇报工作,有时在办公室,有时在饭局,大会小会也说。为什么保护物种需要纲领?什么叫行动计划?计划有什么内容?“只有懂你这个工作在做什么,他才有可能支持你。”危起伟积极邀请领导参加学术研讨会,但领导要处理的工作太多, “一年能够列上一个日程,那都是烧高香了。”
领导的变动也加大了他工作的难度。十几年前,危起伟就和渔业局提议将一部分中华鲟用于开发,以商业化机制保证增殖放流的资金。研讨多次,准备实施的时候,领导却被调走了,危起伟又得开始新一轮的“科普”。
行政力量不只决定着危起伟的救鱼计划,还关系着人、财、物、规章制度的方方面面。
危起伟在荆州创立的中华鲟增殖放流中心全靠农业部的经费维持。1999年,技术员熊伟中专毕业后进入养殖场工作到现在,是资历最老的员工之一。他感觉,以前大家干什么都很有劲头,现在来实习的学生不一样了,“你不喊不叫他,他觉得什么事都与他没关系。”
在危起伟的办公室采访时,我碰到一个女生来向他提离职。危起伟有些无奈,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农业部门主管,相比中科院和三峡公司这些更大的平台,研究所在人事和待遇方面都要更弱。科研项目不多,人才难引进,几个优秀的学生都是“看我的面子压在这里留着”。
这些年,危起伟的养殖场走了不下五六十人,每年都要走四五个,“本科生和硕士生试用完就跑了。”危起伟担心现在场里的人也不安心,毕竟地处偏僻,“拿的比别人少,做的比别人辛苦,还需要值夜班。”
怕设备出故障,怕鱼跳到岸上没人管,场里24小时都要有人盯着。熊伟每天观察中华鲟的情况、喂食,早晚轮班,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硕士生能再多2000元。
李君轶从2012年起开始跟随危起伟学习,2017年博士毕业后留在长江水产研究所工作。开学第一课,危起伟就和他强调“做事要想好是为了什么,千万不要做不想做的事情。”
李君轶常去各地做资源监测,这是所有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最苦的一环,在野外一待就是一天。为了获得准确结果,需要在不同季节、不同流速的水域,尽量捕获更丰富的鱼类样本,每次调查都会持续10天以上。
危起伟希望能带出些纯粹的学生。他觉得有人文章写得很漂亮,完成创新冷门的课题指标总是“perfect”,但这对物种保护作用不大。一些基础调查很重要,反而只能发表在影响因子低的期刊上,“我研究的东西和nature、science(国际权威期刊)不沾边,为什么非要去发在那上面呢?”
但对科研人员来说,论文依然是评职称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危起伟知道,生态监测类的基础研究既辛苦,周期也长,可能做几年都难发表文章。后来进组的年轻学生们大多不愿再做这类研究,而是选择在实验室就可以完成的课题。
成年白鲟和幼鱼的标本
白鲟灭绝了,然后呢?
最后一次对白鲟的寻找始于2017年,农业部开展“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工作,20余家单位在长江全流域布置了65个调查站位,以20公里为一个网格,实时捕捞,几乎将长江滤了个遍。在这次调查中,包括白鲟在内,有135种鱼类没有被发现,其中60%是濒危物种。
近几年不断有国外的专家找到危起伟,认为应当对白鲟的生存状况做一次更新。危起伟团队开始搜集所有与白鲟相关的论文与目击记录,2019年12月,他们在国际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发表论文,经统计和模型估测,得出白鲟在2005至2010年间已经灭绝的结论。
危起伟把历史长度比喻为时钟表盘:“白鲟所属的匙吻鲟科鱼类出现在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而现代工业化进程不过几十年。你说它们那么长时间都活的好好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灭绝了,连一秒钟都没走到,不应该呀。”
白鲟灭绝了,但那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其他物种的保护工作。危起伟的两名学生毕业后进入2019年成立的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工作,管理处核定编制10名,承担中华鲟监测、救治救护、科普宣传、资源调查、增殖放流、科学研究等工作,“光是监测这一项,10个人都不够用,这么点人怎么做得了这么多事?”
危起伟鼓励他们把问题一级级往上反映,负责人很无奈,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但基层单位向上争取政策并不容易,“危老师说的话市长都要听,我们去说的话,市长会觉得,事不好好搞,牢骚一大堆。”
对中华鲟未来的生存状况,危起伟并不乐观。“救鱼”四十年后,虽然保有几批人工养殖群体,但2008年后,对中华鲟的特许利用被禁止,不能卖、不能吃、只能养着,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退出。
而且,中华鲟的野外繁殖已中断五年,这并不是“救鱼”的初衷。由于没有经历海水环境,生活空间狭小、营养不足,人工养殖的中华鲟不断退化,个体已经不如野外群体的三分之一大。“精子活力下降,卵子的颗粒也在变小,以后就不是中华鲟了”。
放流是恢复中华鲟野外种群的重要一步。危起伟希望能对每年的放流数量下达指标,“国家没有定任务,各单位想放多少放多少,实际上在任性地自娱自乐。量不够,很难起到作用”。
2015年,危起伟提议的《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终于由农业部发布,但经费迟迟没有到位。剩下的救鱼时间越来越少,目前国内大多有繁殖能力的中华鲟都已经超过20岁,再往后十年,老化和无法繁殖的会越来越多。十几年里要做的事很多,建立海洋保护区、修复中华鲟产卵场,危起伟不知道还能不能实现。
在接受采访时,危起伟和黄真理一再提起几十年前的那次“葛洲坝救鱼”。对于其中一些做法和理念,二人存在着分歧。但他们都提到,希望公众不要忘记这段历史。黄真理说,这不是专家一时一地出现的误判,“是因为我们缺乏直面误判的学术争鸣氛围,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2021年,新版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颁布。这是1989年发布后的首次更新,白鲟依然位列其中,鲥鱼被新增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危起伟哭笑不得,“鲥鱼都几十年没见了,现在把它列上有什么用?”
李彦亮推测,认定一个物种的灭绝需要组织一系列调查和论证,但缺乏经费,也没人牵头来做,“这也是行政力量薄弱的一种体现。”
那么白鲟的名字要不要从保护名录摘掉?以后对白鲟的研究投入会不会停止?危起伟说相关部门至今没有表态,很多事情依然没有答案。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开始,这是危起伟的老师曹文宣从2006年开始呼吁的事,十几年后终于落地。危起伟知道,一些事情从无到有并不容易。他所在实验室的名称在二十多年间多次变更,最初是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2008年扩大为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那时只搞保护,是死路一条。”直到2018年,“利用”终于被拿掉了。他希望有一天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名称也可以更新,“鱼类不仅是‘水产’,而是‘水生生物’”。
被宣布灭绝之后,白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被那些悼念文章淹没的,是知网上仅有的三十多篇与白鲟有关的论文,而且大多集中在上个世纪。一家3D打印公司联系危起伟,想做一场关于白鲟的展览,存放在档案袋几十年的白鲟骨骸,终于有机会被拿出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所有权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著作权所有人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甘宇讲述17天求生经历
强震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
羊圈旁的葬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